人工智能驱动万物互联,流量生态决定下半场存亡 二维码
79252
发表时间:2017-05-24 21:17作者:互联网来源:红狐云网络 按理说,中国互联网的市场格局早已成三足鼎立之势,BAT三家巨头积累的能量如今都已经形成了高密度的壁垒优势。尽管如此,依然有人想去撞开这些“南墙”,扩张自己的“领地”,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撞墙”精神,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才能享誉全球。 但遗憾的是,跑马圈地的成功率如今是越来越低,尤其是在巨头之间。 5月18日凌晨,微信IOS版更新了6.5.8版本,其微信实验室里的「看一看」、「搜一搜」功能被认为是对标今日头条和百度。可以看出,张小龙充分意识到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价值,并且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很好的后路,因为既然是实验室,说明离成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微信内部也深知,目前炽手可热的内容生态链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仅仅依靠用户基数就想带动产业链发生质变,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实验期。 生态资源整合是成功之母 搜索不用多说,百度今日的成功并非偶然,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及几十万家联盟伙伴,还有十余年的用户习惯和产品优势,而且百度在去年在内容上就有类似的尝试,从用户搜索和智能推荐两个产品形态去满足用户的触媒习惯。 而媒体层面,主动的推荐模式其实很早就出现过。2014年,默默无名的今日头条因为融资5亿美元被推到风口浪尖,在传统媒体纷纷指责其侵权的同时,也恰巧体现出今日头条推荐模式的潜在价值,这才衍生出一点资讯、天天快报这样一系列看似很“懂你”的新闻APP。其中天天快报先后利用微信QQ双插件的推送获得用户数量的领先,原本能借微信这个东风起航的腾讯OMG却因生态整合问题倒在了自家门前。 从目前来看,媒体内容在互联网领域中依然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急需通过内部资源整合来实现价值最大化,而作为技术起家的百度近年来在媒体内容及资源整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5月23日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表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初期,“万物互联”将成为趋势,只有单一功能、只能提供单一使用价值的终端,将同样被赋予媒体的能力及变现能力。换句话说,在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帮助下,去中心化的媒体资源将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整合联动,这将引发新一轮的营销变革。 其实早在2016百度Moments大会上,向海龙就首次提出了“信息分发2.0”的概念。1年光阴,在这种 “人找信息,信息也在找人”概念的持续深化下,百度的内外部流量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在提升的后背,有着生态资源整合以及百度联盟伙伴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人口红利停滞,流量精耕时代来临 据艾媒咨询统计,截至2016年四季度,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7.25亿,从2015年一季度到2016年四季度,手机网民规模增长率已从2.0%回落至1.5%,预计2017年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据TalkingDate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3.7亿台,而2016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83亿人。至此,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基本进入尾声。 换句话说,拼用户量的时代已经结束,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是将以流量精耕为主题的拼战略拼生态的阶段,而内容生产和分发将成为流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要说互联网的流量就一定绕不开百度。2001年9月,百度正式对外提供搜索服务,并在短时间内依靠用户刚需迅速占据了搜索市场份额的90%,同时作为内容生产方面的门户网站也希望依靠搜索技术获得用户的阅读流量,这也是流量商业变现的雏形。而同时期,阿里巴巴注册用户刚突破100万,腾讯QQ的注册用户突破5000万,虽然同样成长飞速,但后两者跟流量的距离都有点远。 如今的百度依托手机百度等APP占据移动端入口,配合百家号、贴吧、百度外卖、百度手机浏览器等内容生产、生活服务及社群平台等,百度占据了稳定的流量通路。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准确的讲信息智能分发,百度把控消费者决策的每一个阶段:在消费者的认知阶段,精细的用户画像能让资讯流实现对广告主目标市场和潜在市场的精准发现和挖掘,前瞻的营销技术和敏锐的用户洞察也是80万百度联盟伙伴一直追随百度的根本原因。
文章分类:
新闻资讯
|